<font size="5">不晓得其他的HAM朋友有没有弹过这样的“琴”,如果你不幸也遇到过与此类似的情况,你大可不必为这样的事情而动气。静下来想一想,之所以能出现这样的窘况,根本的问题在于业余无线电在我国被人们所了解的程度实在是太低了。试想,如果回到15年前,即使今天的很多HAM也并不十分了解业余无线电。1989年,我结识了一位住在东京东村山市的名叫洼田的先生,信件往来中我告诉对方我的爱好是无线电,没想到对方在信中说那你了不起啊,可以随时和全世界的爱好者交流。我当时看了这样的话很纳闷,喜欢无线电怎么就能和全世界的爱好者随时交流?现在我们HAM们都已经明白了,其实“无线电”这个名词在国外只指“业余无线电通信”,而在我国,“无线电”这个专门的名词被函盖了更多的内容。从广播工程到基础电子都是无线电所包容的范畴。中国邮电出版社的《无线电》杂志也许就能说明一些。多年来,在像我一样的不少人的理解中,似乎喜欢看《无线电》杂志、喜欢摆弄无线电元件的人就可以算作是无线电爱好者了。即使到了现在,又有多少喜欢看《无线电》杂志类的“无线电爱好者”真正了解“业余无线电”呢?既如此,便更无理由为前面那位朋友的不解之语而伤肝动气了。没有把你当作特务报告公安局,也还算是不保守人士了。</font>$ F- e p5 a2 {# T3 `
<br/><br/>
<font size="5">在今天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年代,的确,业余无线电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正面的经济效益,但这一点是不是恰恰成为考验每一个HAM的关键,估计如果有哪位试图通过参与业余无线电而发财的话,可能早晚会带着遗憾离开这个队伍的。早听说业余无线电和很多业余活动一样,是一种高尚的运动,至少是一种能培养人类高尚情操的运动,这一点,在以往人类遭受到重大灾难事件时早已有所体现。如此,愿业余精神永存,祝天下HAM健康。</font> . _2 h) T k: c, K <br/>